湖北热线_湖北新闻门户网

热门TAG标签:

回吐一年涨幅、基本面现隐忧 零售银行转型步伐不减速 _ 东方财富
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0-03-30

  正值年报发布季,目前看来2019年经营情况“都挺好”。但在常规压力测试范围之外的新冠肺炎疫情,扰乱了正常经营的脚步。当前银行股处在近一年的最低价位,如此“蓝筹股”值得入手吗?

  3月25日,在美联储无上限量化宽松之后,一片大涨,A股中的银行股也终于踉踉跄跄有所回温,截至收盘上涨2.00%,36只个股有0.16%到5.69%的涨幅。领头的仍是城商行为主的次,、、分列前三。

  不过从银行类股票K线图可以看出,短短两个月不到,银行股就已将去年3月以来的涨幅全数吐出。

  截至3月25日收盘,今年至今跌幅最大,超过27%,共计6家银行跌幅超过20%,31家银行跌幅超过10%。从36家上市银行的市净率来看,仅有9家PB超过1倍,26家银行PB在0.6到1.1倍之间徘徊。

 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非同小可,且多数银行准备不足。行长田惠宇称:“招行每年都做压力测试,但是唯独没有做疫情下的压力测试。”经历这一番波折,银行股上涨的基本面还会持续吗?

  银行进退维谷

  截至目前,36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24家公布了快报,总计达4390.5亿元,相比去年的3959.2亿元同比增长10.9%。

  在中美贸易摩擦、增速有所下滑的环境中,保有这个增幅实属不易。但是2月经济活动按下“暂停键”,3月之后全球疫情又呈现大爆发之势,外贸订单急剧减少,不仅仅居民、中小微、民营难过关,国企、银行也困难重重。

  3月11日,央行公布的2月社融数据显示,当月新增贷款9057亿元,社融增量为8554亿元,预期为16000亿元,比去年同期少1111亿元。即便去年基数较低,今年的数据仍不及市场预期。尤其是居民部门大大减少,受宅家减少出行消费、销售活动暂停等影响,住户部门贷款减少4133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减少4504亿元,中长期贷款仅增加371亿元。

  “无论是零售还是对公业务,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是共同的。”一位国有大行西南某省分行行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企业的困难表现在复工复产需求难以满足,中期和远期来看,风险暴露一定会上升。而且受政策调整,为了减轻企业负担,贷款规定上限,但因多重因素影响,存款难以下降,压缩了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抵补能力,长期系统性风险上升。部分企业资不抵债,违约风险不久就可能显现。问题可能是大面积的。复工容易,复产也不难,但库存和消费不足严重影响现金流。

  上述行长还称,个金业务对个人资产质量影响已经开始,包括按揭、消费贷、等,对于杠杆率较高的低收入人群影响巨大。另外,财富管理受市场动荡、预期不确定影响,进退两难;加之财富观念和消费习惯等方面的深刻变化,银行风险自担、不再刚性兑付,对个金存款和财富管理带来巨大挑战。

  “2020年净息差会下降是必然的,即使没有疫情影响,原本LPR形成机制改革就是为了畅通传导机制,便利非对称降息。虽然贷款方面可以通过降准来降低成本,但存款端的利率还未松动,因此最近大家都在呼吁降低存款基准利率。”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。

  3月23日,行长田惠宇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,疫情影响了银行的获客、存贷款、息差、和资产质量表现。“信用卡和个贷客户的还款能力和意愿在下降,信用卡、房贷、小微2月份逾期率同比大幅提升。”

  2月中旬业绩发布会上,董事长谢永林指出,突如其来的疫情对银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消费类业务,包括消费支付、消费类贷款。与此同时,部分员工不能复工,会影响贷后催收,部分行业的对公业务也会受疫情波及。

  零售转型错了吗?

  近年来,多家银行开始酝酿并落实“零售转型”,但作为“零售之王”的行长,田惠宇却直言要反思零售业务:“这几年大家都普遍看好零售,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零售的占比越高越好。这次疫情让我们重新思考战略定位、战略规划的适当性。”

  银行的零售转型要走回头路了?

  董希淼对记者表示,据他观察,本次疫情导致的资产质量下迁对公方面压力比零售更大。从历史经验看,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,企业遇到的困难更大,公司贷款不良率上升明显。零售业务虽有变化但相对平滑,因为其中占大比例的是房贷,相对稳定,而面向小微企业主的个人经营性贷款方面压力可能比较大,但单笔金额相较于对公贷款还是比较少的。

  “遇到冲击后,零售业务会展现出更大的稳定性。比如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,一跃成为一流银行,可见零售业务发展好的银行,更能应对经济周期的变化和重大公共危机的挑战。并且,疫情之后大力发展非接触银行服务行业的共识,也会作用于零售业务发展。”董希淼称,零售银行转型的步伐不但不会中断,还会加速,从根本上说,零售业务转型是经济新旧动能转换、侧改革、国内个人财富不断增长等长期因素共同作用的,这些并不会随着疫情冲击而发生很大变化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银行的信用卡疯狂扩张的脚步在踩急刹车。3月17日,央行发布数据显示,2019年第四季度,全国记卡新发卡2.22亿张,环比下降4.26%;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新发卡0.45亿张,环比下降15.95%。从2019年全年来看,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.46亿张,同比增长8.78%,较2018年度的16.73%的增幅大幅下降。

  2019年信用卡资产质量一度有所恶化。2019年三季度末,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总额919.16亿元,占信用卡应偿余额的1.24%,占比较上季度末上升0.08个百分点。

  董希淼表示,信用卡的阶段性调整主要是因为前几年的疯狂扩张,甚至某些大行的发卡量年增速达到30%以上,所以逾期率上升后进行了回调。的确需要警惕十年来居民部门杠杆率翻一番,美国次贷危机是由于居民部门杠杆率过高引发的。

  至于银行信用卡业务逾期情况会不会导致战略调整,上述大行省分行行长表示不乐观:“已经晚了一些,一大批卡发给了信用不够好的客户用在了不应该的用途上,坏账多是必然的。”

(文章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)